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儿科学学科最早建于1960年,开展临床医疗工作并成立中医儿科教研室,由康诚之等德高业精的名医进行课程讲授,康诚之、李家凤、刘以敏、杨振邦、李德芳等我省中医儿科专家都先后主持过儿科教研室的工作。1986年中医儿科学成为我院最早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30余名硕士研究生大多已经成为云南省中医儿科的骨干和新生力量,有的在海外、省外行医,传扬光大着我院儿科优良传统。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定点成为首批全国儿科临床药理研究基地。1999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认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中医儿科学》被确定为云南中医学院首批院级重点课程,开通了网上课程资源;2006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中医儿科学》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成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本学科现有16人,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讲师(主治医师)4人,助教(住院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1人,硕士8人 ;全国名老中医、云南名中医各一人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4人。儿科是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专业的重点支撑学科和省级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最具规模的中医儿科医教研基地和面向东南亚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单位。
过敏性紫癜、小儿肺炎、小儿泄泻、咳嗽、疳积、小儿抽动症、性早熟、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喘嗽、急惊风等常见病、急危重症等。
经过多年的建设,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学科已成为师资队伍合理,知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学术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成为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重要基地。学科立足于继承与创新,在中医特色、学术水平,临床能力以及人员、设备及管理方面,均处于西部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本学科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1.针对云南地区小儿发病特点和利用云南资源优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小儿过敏性疾病、小儿心理行为异常性疾病及儿科用药剂型改革、预防保健等方面凸显特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2、采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多个环节治疗小儿肺系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心理行为异常性疾病,尤其对小儿肺脾疾病、过敏性紫癜已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实用的诊疗规范,并在总结应用名老中医经验基础上,与多学科交叉进行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3、重视儿科剂型改革研究,研制十余种特色医院制剂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所辖近百家医院内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并在创新儿科外治法方面进行探索,对中药香薰油、微球吸入剂、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独树一帜。
本学科现有专业人员16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 占31.25%;副任医师、副教授占20.75%;讲师、主治医师占29.25%;助教、住院医师均为硕士占18.75%。有硕士生导师 占42.7%。有博士1人 、硕士6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37.5%。年龄40岁以下者8人,占50%。形成了梯队合理,整体素质高,协作精神强,发展潜力大的学科团队。
刘以敏,男,1939年生。原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三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曾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成员、儿科病类中药临床研究组组长,云南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至今60余年,博采众长,是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康诚之先生的继承人,又得王玉润教授教导,熔儿科寒温两大学派于一炉。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儿科疑难疾病。对小儿肺脾肾相关疾病与儿科疑难杂证颇具心得,尤对紫癜、肾病、久咳、久泻、黄疸、小儿弱证等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著有《开户送38体验金不限id管理学》、《中医基础与临床》等四部专著;担任《儿科心鉴》顾问;发表或指导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的全国佝偻病中医中药防治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主持童宝等数十个新药的临床观察和开发。整理个人经验方八首制成院内制剂在开户送38体验金不限id集团广泛使用。
熊磊,女,医学硕士,教授。1984年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云南中医学院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至1998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1998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起任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2006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名中医”称号。2012年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 荣誉称号。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开户送38体验金不限id学会和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为云南省精品课程《中医儿科学》负责人。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至今28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篇(第一作者37篇);在春城晚报开设“熊磊教授育儿经”专栏,撰写科普文章15篇。主编教材2部,作为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2部,参编教材教参4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第3、第5),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4),云南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排名第1、第2)。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4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云南省教育厅重大专项各1项,参与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1项(排名第2)。
何平,女,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2004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儿科名中医刘以敏教授。现任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本院儿科多中心临床试验负责人。从事医、教、研一线工作26年。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排名第2),参与省级课题多项。主持和参加10多项儿科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二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
唐彦,女,医学博士,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儿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云南中医学院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至今12年。2004年9月-2007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儿科专业博士学位,为云南中医学院第三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排名第2),主持完成院厅级科研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作为副主编编写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中西医临床儿科学》.